“两新一重”和扶贫项目成为PPP投资亮点——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10月报分析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财政部PPP中心近日发布《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2020年10月报》(以下简称“10月报”)数据显示,2020年10月新入库项目106个,投资额1090亿元,环比增加49亿元,上升4.7%。2014年以来,累计入库项目9870个,投资额15.2万亿元。

  相关专家表示,从10月报各项指标看,PPP市场出现了投资额环比逐步回升的信号,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

  “两新一重”项目成为PPP投资热点

  记者了解到,10月份,“两新一重”新入库项目83个,投资额785亿元,占全部新入库项目的72.0%;净入库项目57个,投资额354亿元;签约落地项目53个,投资额631亿元;开工建设项目61个,投资额1429亿元。2014年以来,累计在库项目8500个,投资额13.3万亿元。其中,签约落地项目5914个,投资额9.5万亿元;开工建设项目3609个,投资额5.6万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吴卫星分析,“两新一重”项目占比高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基础,为经济长期发展增加了后劲。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认为,最大程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促进社会资本等各类要素高效集聚,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挖掘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PPP模式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不仅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更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不仅非常契合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安全的新时期发展理念,也将极大地助力国内大循环的形成。

  贫困县探索运用PPP模式效果显著

  据了解,根据2014年12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信息,全国有15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两者合计共832个贫困县(截至11月23日已全部脱贫摘帽)。10月报数据显示,10月,贫困县PPP项目新入库17个,投资额162亿元,主要集中在市政工程、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净入库PPP项目5个,投资额减少100亿元;签约落地项目15个,投资额59亿元;开工建设项目20个,投资额204亿元。

  截至10月末,517个贫困县已探索运用PPP模式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且有项目在库,占贫困县总数的62.1%。贫困县项目累计1582个,投资额1.2万亿元。其中,签约落地项目累计901个,投资额7142亿元,落地率57.0%;开工建设项目507个,投资额3726亿元,开工率56.3%。

  地区方面,贫困县PPP项目数前五位省份是贵州315个、云南210个、河南158个、安徽104个、四川98个;项目投资额前五位省份是贵州2446亿元、云南1634亿元、河南1149亿元、河北938亿元、安徽821亿元

  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曾表示,PPP模式支持贫困地区引入市场机制,能够精准补短板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目前PPP已全面支持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处理等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支持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农业遗迹保护和民间文化传承发展等,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支持农村教育、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焦小平说。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兰萍认为,今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PPP将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有助于实现从“扶贫”到“扶智”的转变,建立振兴乡村的长效机制。在入库标准上,项目的合规监管依然是常抓不懈的重点,同时也应当积极利用政策红利,为具有现实迫切需求的项目开设开通绿色通道,推动更多高质量的PPP项目加速落地。

  PPP模式带动区域发展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库项目数净增量前五位是江西67个、辽宁56个、河南50个、广西49个、广东47个;在库项目投资额净增量前五位是云南2041亿元、山西841亿元、四川824亿元、江西691亿元、天津637亿元。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国家官员应盛表示,乡村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场。根据联合国统计,虽然全球55%的人口已经生活在城市,但仍然还有45%的人口生活在乡村。中国去年的城市人口比例是60.6%,这也就意味着还有39.4%的中国人口生活在广大的乡村地区。2016年联合国发布《新城市议程》,强调要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战略和方案;在2019年5月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人居署战略规划(2020-2023)》把“减少城乡贫困和空间不平等”作为人居署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可以说乡村振兴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全局。

  应盛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城市化还在持续,这就意味着乡村还将继续贡献更多的人口。但当前我国城市可提供给农村人口的就业岗位有限,快速的城镇化带来的就业压力短时期内依然无法轻易缓解。我国近40%人口的就业、生活依旧需要在乡村地区解决。因此,乡村振兴工作仍会是未来城乡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通过乡村振兴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就需要更多社会各界力量的加入。

  应盛坦言,在县域和乡村地区希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完善当地公共服务的时候,需要有创新的机制,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就是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永祥认为,在县域推动PPP不仅要解决资金问题,更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而后者更迫切。做好县域PPP,应从政府治理层面做长远打算,攻坚克难深化改革,认真论证以保证投资有效益,理顺价格和收费机制,不能长期依赖地方财政和土地收益。

  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投融资(IGH)合伙人李炜认为,城乡区域协调PPP项目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李炜建议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聚焦城乡公交、城乡供水、城乡污水、城乡环卫、全域旅游等重点领域,总结先进经验后予以推广;二是科学设置项目回报机制,综合考虑城乡居民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确定用户付费及财政补助比例;三是合理进行项目打包,突出项目之间的关联性,确保项目规模适当、合作边界清晰、绩效指标符合实际,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