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助人者自助 乐己者乐人

  市民梁艳芳自办社工机构,热心帮扶弱势群体

  梁艳芳在更合农村调研。

  当再一次挽起父母的双手,留守儿童们情不自禁流下热泪。近日,梁艳芳和她的团队再次踏足高明区边远乡村更合镇版村,给留守儿童上了一堂感恩教育课。

  梁艳芳已不记得在这个乡村里奔走了多少回,这里狭窄巷道、古旧老屋、扭曲波折的小路,都是她奔走为公益的见证者。

  一次义诊心系弱者

  今年是梁艳芳从事公益志愿工作的第5个年头。

  2011年夏天,梁艳芳随医院到更合镇下乡义诊,本以为义诊活动会很快结束,却没有料到义诊团队一来,便有上百名老者蜂拥而至,把义诊台围得水泄不通。

  这里资源匮乏、信息闭塞,年轻人大多数外出谋生,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孩童,这对梁艳芳触动很大。“我从没想到,村里居然有这么多留守儿童与老人,他们甚少有人关爱,更缺少起码的卫生健康常识。”刚开始时,只要单位有义诊活动,梁艳芳都会抢着去,每次帮助到村里的老者,她就会觉得心满意足。她发现,更合镇有一个村患小儿麻痹的老人特别多,大部分已几近残疾,生活困难。为了给这些老人争取医疗资源,唤起社会的关注,梁艳芳三次深入村中,挨家挨户走访,直到把村里的健康情况都问了个遍。

  一场调研下来,村中少儿麻痹患者数目之多,刺痛了梁艳芳的神经。为了给村里争取到免费的医疗资源,她几次走访合水医院磋商下村义诊事宜,于是村里人终于享受到了免费的医疗资源。

  更合镇屏山村一名老伯脊椎已严重侧弯,梁艳芳提醒他要入院治疗,但被老伯拒绝了。原来,这名老伯的儿子已离婚,在珠海工作,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孙子在家中,老伯担心住院后没人照料孙儿。梁艳芳二话不说就把日夜接送老伯的活揽了下来,连带村中有同样问题的老人,也一同接送去医院,就这样义务往来奔波持续了整整一个多月。“他们不仅身体上备受煎熬,在村里无人问津,需要有人关心与关爱。”梁艳芳说。

  创办社工机构步履维艰

  2015年3月,不满足于单纯做义工的梁艳芳,创办了自己的社工机构“超然社工服务中心”。可是,梦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一开始,服务中心没有办公场地,5名工作人员只能窝在社区办公室内。一旦碰上检查,就把所有资料、文件一股脑地搬到车上。

  “车就是我们的‘根据地’。”梁艳芳笑言,在没资金没场地的两难情况下,创办伊始尽管步履维艰,可她内心却是前所未有地快乐。在她看来,不同以往的义工工作,专业社工机构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帮助他人,就像是在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一般。

  去年5月,佛山市慈善会与佛山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佛山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开赛,梁艳芳带着种子计划“关注小儿麻痹症”项目一路高歌猛进闯进了总决赛。

  “这种自发的公益行动不能光靠情怀。”梁艳芳在比赛中说,一直以来,服务中心的运作都靠身边好友的慷慨解囊,要支撑一个社工机构的运营,资金是横亘在前路的最大荆棘。

  梁艳芳的肺腑之言,让现场评委动容,最后拿下了15万元的爱心基金,缓解了服务中心的燃眉之急。

  助人亦感到快乐

  尽管是没有报酬的志愿活动,可梁艳芳仍乐在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村里的老人健康意识淡薄,90%的老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梁艳芳说,每一次下乡都发现问题,然后与同行交流,为地区量身定做公益服务项目,让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爱。

  在帮扶过程中,梁艳芳也没少遇到让自己感动的事。如麦启林与梁志英夫妇,尽管前者双手残疾,后者双腿缺失,可是夫妇俩非但没有怨天尤人,反而二人还合力开车做买卖,过着幸福的小日子。这样的帮扶对象,让梁艳芳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在她看来,一边是帮助别人,一边却是被帮扶对象感动。

  “尽管在工作中少了很多娱乐,可是看到需要帮助的人获得帮扶,对自己而言是很正能量的教材。”梁艳芳说,在有生之年会尽可能多地帮助别人,直到老了再也动不了了。

  文/佛山日报见习记者何惠健

  图/由受访者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