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高明区中医院11个名中医工作室揭牌

1.jpg

  广东省名中医、区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徐国良正在诊室为市民面诊。

  佛山日报讯 记者陈嘉懿报道:为推进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和学科发展,提升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昨日上午,高明区中医院举行名中医工作室揭牌仪式,现场为11个名中医工作室揭牌。今后,高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名中医医疗服务。

  在本次揭牌的名中医工作室中,包含了广东省名中医徐国良、樊粤光,第一届高明区名中医刘伟寒、邓文均、裴超成、谢文堂、李阶聪,第二届高明区名中医陈月宁、华秀珍、区树阳、王新杰及其传承团队。

  依托名中医工作室的设立,区中医院今后将实施名医战略,重点投入,加大培养,落实师承计划,加强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专科学术继承人,进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高明区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沈楚龙表示,将充分利用名中医工作室的平台,不断提高中医药优质服务可及性,打造重点优势学科,发挥名中医传、帮、带、教作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以名医工作室建设为抓手,让名医品牌落地生根,发扬光大,共同建设中医药医疗新高地。广东省名中医、区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徐国良也表示,会继续弘扬“大医精诚”的精神,做好中医药传帮带工作,为高明市民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今年6月,高明区召开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动员大会,并印发《高明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实施方案(2022-2024年)》,致力于提高高明区中医药服务水平,为全区医疗资源提质扩容。高明区卫生健康局局长熊鹏程表示,区中医院作为区内中医龙头医院,要持续提升、优化诊疗服务水平,让更多基层医生在此进行学习,将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打造成为高明医德医风建设的一张名片。

  据了解,13日起,大部分名中医将在医院门诊部二楼国医馆开诊,市民可按需挂号预约。

  延伸阅读

  打造中医品牌名片

  推动服务能力提升

  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嘉懿

  近段时间,高明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为切入点,做强中医药“龙头”医院,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建设“健康高明”中的独特作用,推动全区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昨日,高明区中医院举行名中医工作室揭牌仪式,未来,这些工作室将成为高明区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和新一代中医骨干力量的广阔平台,也为高明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提供有力支撑。

  省名中医坐镇

  形成名中医工作室特色品牌

  “最近身体有点不舒服,特意过来找徐医生看看。”昨日上午9时多,来自南海西樵的市民谭伯专门来到区中医院,寻求徐国良的诊疗。“徐医生告诉我注意补充蛋白质,饮食清淡点,近段时间按照徐医生的话抓药调养,身体好了很多。”谭伯说。

  不单只谭伯一个,每天早上8时半,区中医院门诊部3楼的广东省名中医、区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徐国良诊室门外便排满了前来看诊的患者。徐国良逐一问诊把脉,详细解答患者疑问并拟出治疗方案,让每名前来就诊的患者感受到家门口优质的医疗服务。

  昨日,以广东省名中医徐国良传承工作室为代表的11个名中医工作室正式揭牌,标志着区中医院在中医药传承事业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据悉,国医馆11位名中医均已形成中医传承谱系,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争创包含肾病、治未病、骨伤、脾胃、妇儿科、肺病及心脑病、康复、中医传统疗法等在内的中医学术传承、研究、推广和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成为推动高明区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的重要载体。

  徐国良表示,会继续弘扬“大医精诚”的精神,做好中医药传帮带工作,为高明市民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高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把“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取得成效”列入高明区“百千万工程”“竞标争先”行动任务中。今年6月,高明区召开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动员大会,并印发《高明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实施方案(2022-2024年)》,致力于提高高明区中医药服务水平,为全区医疗资源提质扩容。

  按照工作部署,高明将重点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投入、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拓展中医药服务3个长效机制。

  除了区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目前医院区域治未病中心也在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下旬完工。高明区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沈楚龙表示,将治未病科的看诊和理疗区域放在一起,让患者和群众“少走路”,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

  去年12月以来,区中医院投入超4000万元,用于引进新一批医疗设备,并对特色科室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诊疗技术,建设中医药特色高水平医院。

  接下来,区中医院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牵头组建中医类紧密型医联体。发挥其在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带动作用。针对多发病、常见病,重点发展中医特色专科,实现院有专科、专科有专家、专药治专病的发展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