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或是幽门螺旋杆菌作祟!高明医生提醒重视筛查和治疗

  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去医院筛查时,医生建议胃有不舒服的做个幽门螺旋杆菌呼气试验,很多单位会将幽门螺旋杆菌呼气检测列为常规体检项目。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我们应该知道哪些知识呢?高明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叶惠惠带大家一起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知识。

  每2个人就有1人感染

  胃部健康关系着人体营养供给,但人们对胃部健康的重视程度,远不及身体其他器官。有部分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即便出现胃胀、胃痛、早饱、食欲下降、反酸、胃灼热等不适症状,也往往选择“忍一忍就好了”,自行买点药吃。

  23岁的市民小刘是一名白领,平时吃饭胃口好而且吃得辣,经常在外吃饭。近半年,她频繁出现胃痛胃胀症状,经检查后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数值已经超过正常值。

  2023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发布《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意味着约有7亿人胃中藏有幽门螺旋杆菌。

  叶惠惠介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胃部疾病,它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可以在胃部黏膜中繁殖,导致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因此,了解并重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增加得癌几率,但并不意味着感染后一定会得胃癌。叶惠惠介绍,感染后无需过度焦虑,应根据自身症状积极配合治疗。

  家庭内传播是重要原因

  近年来筛查的人数较此前有明显增加,但仍然认知不足。“在门诊中,经常会被患者问自己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阳性了,爱人、孩子是否要吃药、检测?筛查之后,要以家庭为单位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理念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叶惠惠说。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家庭内的‘口口’传播,不同的人群由于其生活习惯差异、遗传背景、免疫功能不同等都会导致感染率的差距。”她表示,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接触,如共用餐具、亲吻等,可能导致细菌传播。治疗时,应采取家庭内防传染的相关措施,如:使用公筷采用分餐制等方法,来避免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降低再感染的风险。

  叶惠惠提醒,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市民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餐饮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增强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提倡分餐制,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和饮用受污染的水;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食品;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增强健康理念,定期体检。

  “对于一些特定人群要加强筛查。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要增加健康体检的频率,加强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筛查防治。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也要及时检测。”叶惠惠强调。

  健康小贴士

  一、幽门螺旋杆菌诊断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通常采用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两种方法。

  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以及粪便抗原试验。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方法基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后释放出的一氧化碳。患者会饮用一种含尿素的液体,然后呼出的气体在呼气袋中收集,检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即可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血清学检测则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IgG、IgA和IgM等抗体水平,可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患者的粪便中是否含有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来判断感染。

  侵入性检查主要包括胃镜和胃黏膜活检。胃镜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医生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部黏膜的病变情况,特别是糜烂和溃疡等。此外,胃镜还可以采集胃液和胃黏膜组织进行细菌培养或直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以确定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另外,胃黏膜活检是通过取出感染部位的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来确定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该方法也可用于判断糜烂和溃疡的机制、胃癌和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

  叶惠惠介绍,目前多数患者都会通过尿素呼气试验。口服一定剂量的同位素标记的尿素后,通过测定其呼出气体中同位素13C或14C标记的CO2变化情况,即可判断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二、哪些人群需要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1.慢性胃炎患者:特别是那些处于活动期伴胃黏膜萎缩和糜烂的患者,以及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

  2.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无论是否处于活动期,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史,都应考虑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3.有胃癌或淋巴瘤等既往病史的人:由于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这些患者应定期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4.长期服用特定药物的人:如长期口服奥美拉唑或阿司匹林的患者,这些药物可能影响胃黏膜,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风险;

  5.合并其他血液等慢性病史的人:如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疾病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6.卫生习惯不良的人:饭前便后不洗手,经常用手直接抓取食物,或没有做好口腔卫生,刷牙不积极,没有定期消毒餐具等,也都有可能会传播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7.出现这些症状的人尤其警惕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口臭。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进而影响到胃和食管的动力,导致胃食管反流。不仅可能损害食管黏膜,还可能在口腔内产生异味物质,形成口臭。

  腹胀和腹痛。当胃黏膜受到损伤,胃功能出现紊乱时,病人可能会感到腹部不适,包括腹胀和腹痛,右上腹部呈烧灼痛、绞痛,甚至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