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智30丨打造“青年技能人才乐土”,赋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9月26日,由团区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第18期高明区“菁智30”青年人才沙龙在高明区高层次人才专区举行,本次活动围绕打造“青年技能人才乐土”赋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有关专家代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揭东慧、青年技能人才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环保工程师苏荣欢、高校代表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向卫兵以及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代表参加了活动,共同把脉高明现有青年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状况与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之间的关系及存在困难,为倾听基层和企业诉求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高明青年技能型人才与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撑

图片

活动现场

  制造业是高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进程中,谁落下谁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想要勇立潮头,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关于对当前高明区青年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状况,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职业能力建设部部长丘剑辉介绍,企业难以摸准人才的需求点、人才缺口较大,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技能人才队伍不够稳定、技能教育发展规模较小、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技能人才社会感不够强。

图片

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职业能力建设部部长丘剑辉

  根据往年的佛山市技能人才区域分布来看,我区技能人才总量最少,与推进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要求相比,我区制造业技能人才规模、结构和能力水平仍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图片

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揭东慧

  “很多制造业企业无法精准地描述清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揭东慧认为,高明区青年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原因,在于相关部门没有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导致产学研无法深度融合;没有做到“零距离无缝对接”,对大学生毕业后的流向无法进行分析,导致人才的供给与社会企业的需求不相匹配。

图片

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向卫兵

  “重学历、轻能力;重普教、轻职教;重理论、轻操作;重干部、轻工人”的观念仍没有扭转,技术工人和技能工人的社会地位仍然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在导致区青年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原因中,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向卫兵指出,国家十分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仍有偏见,导致技能型职业声望不高,青年人都不愿意从事技能劳动,缺乏职业认同和归属感。


  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以制造业企业为主的地区,技能人才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破解制造业技能人不足局面是我区制造业企业加快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图片

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徐尚辉

  对于如何在现有基础环境和政策上进行优化和完善,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徐尚辉认为,应不断构建和完善符合我区制造业结构优化特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人才订单式培训、人才专场交流推介、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等,弥补我区产业技能人才的不足。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环保工程师苏荣欢

  全国人大代表、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环保工程师苏荣欢就“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技能型人才”来到高明提出了“三三两两”的建议:

  三层面:在高明工作定居的配件(如教育、医疗);在高明定居的快乐(如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在高明定居的获得感(如工作的获得感、社会的获得感)。

  三角色:学校要针对企业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改变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与企业的需求不相匹配的现状;企业要尊重技能人才,改变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偏见;政府要加大人才扶持资金的投入,提高对人才政策的宣传。

  两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凡事都应做精做细;弘扬企业家精神,做好留住人才的角色。

  两打造:打造绿色高明,做好青山绿水的生活环境;打造优质高明,做好民生服务。

  即:人才政策,引进来;人才环境,留下来;人才文化,培养来。


  高明区“菁智30”人才沙龙由团区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是我区首个青年人才沙龙。通过青年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努力为高明经济社会发展发出青年声音,构建高明青年关注社会发展、担当社会责任的有效载体,打造高明智慧青年文化活动品牌,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设高明“青年智库”,助力高明“珠西先进制造高地 岭南美丽田园新城”的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