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情报(2023第7期)

  去年来,在我省清新区、廉江市等其它地区局部发生水稻稻粉虱为害,是我省水稻新发生虫害。近日,我站到田间调查,发现稻粉虱在我区各镇街局部田块都有发生,其中杨和镇石水村委会个别田块严重发生,各镇街要加强监测和做好防治工作。

  一、形态特征

  稻粉虱,同翅目,粉虱科。属不完全变态的过渐变态类型昆虫,生活史分卵、若虫(幼虫)、拟蛹(蛹)、成虫4个虫态。若虫4龄,通常把第4龄若虫与拟蛹合称为“蛹壳”。

  (一)卵。长椭圆形,长约0.2mm,基部有长约0.05mm卵柄插入稻叶背面的叶肉组织中,使卵固定。初产卵呈乳白色,而后由顶部开始变成浅黄色并逐渐延伸至基部,后期整个卵呈黄褐色。近孵化卵的顶部可见两个红点。孵化后的卵壳呈白色,残留在叶背面上。

  (二)若虫。长椭圆形,身体扁平状。初孵若虫浅黄色,体 

  长0.22~0.30mm;1d后体表分泌一层薄薄的粉状物,呈点状,颜色稍暗;具1对触角和3对胸足,头部有2或3对刺毛,腹部末端有2对刺毛和1对长尾须;可在叶背面作短距离爬动,直至固定于叶背,以后基本上不再移动,足也慢慢退化。1龄若虫腹末背面中央有一瓶形孔。2龄若虫体长约0.4~0.5mm,黄色,体表比1龄若虫光滑,无粉状物。触角与足明显退化,体前后端亦具刺毛,一般保持在固定位置取食。3龄若虫体长约0.6~0.8mm,体扁平,黄色,腹末背面中央清楚可见瓶形孔构造。瓶形孔外有1个盖瓣,盖瓣的下方有一舌状器。4龄若虫与拟蛹合称蛹壳,体长为0.8~1.1mm,深黄色,体表比前3龄若虫更隆起,四周光滑。头胸部具棕色⊥形线纹。拟蛹可见附胶,前端有2或3对刺毛,末端有2对刺毛。

 1.png2.png3.png

稻粉虱若虫

  (三)成虫。体黄色,雌虫体长0.8~1.0mm,翅展2.0~2.2mm;雄虫体长0.6~0.8mm,翅展1.6~1.8mm。触角7节,第2节膨大,第3节略长。初羽化时翅半透明,无蜡粉;当蜡粉覆盖全身后,翅呈白色。

4.png5.png

稻粉虱成虫

  二、为害习性

  稻粉虱主要以若虫、成虫在叶片背面刺吸为害。若虫历期较长,是主要为害虫态。稻粉虱刺吸取食后,使稻株长势衰弱,生长受阻,叶片褪绿变黄,严重时引起萎蔫;孕穗、开花期稻株严重受害后旗叶会扭曲,花序不能出来,稻谷枯瘪程度增大。同时,由于稻粉虱刺吸为害时分泌蜜露,易诱发水稻煤烟病使叶片变黑,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叶片枯萎。成虫可刺吸为害造成伤口,使病原菌易侵染;也可产卵为害,产卵前先在叶背面分泌一圈白色蜡状物,可减少叶片光合作用面积,特别在虫害发生严重时。产卵时其卵柄可插入叶片组织造成伤口为害。稻粉虱为害严重时,大田表现植株长势衰弱,坐苗不长,塌圈,或者叶片枯黄;或稻穗短小,千粒重下降;或死孕穗等现象。稻粉虱从秧苗期至穗期均能为害,晚稻受害重于早稻,杂优稻受害重于常规稻。

6.png7.png

水稻受害症状

  三、监测方法

  (一)从分蘖期到开花孕穗期,注意查看水稻有无黄叶症状;若有,确定是否由稻粉虱引起的。

  (二)摇晃稻株,看看是否有白色小虫飞起来。

  (三)观察稻株间蜘蛛网,看看是否有稻粉虱成虫。

  (四)观察水稻叶片上主要是背面,看看是否有粉虱成虫,或者是否有浅色偏平颗粒状,看是否粉虱的若虫或者蛹。

  (五)定期调查前茬发生稻粉虱的稻田,特别注意过量施用氮肥、氮肥施用较晚或者密度较大的田块。

  四、防治意见

  采用压前控后治虫策略,在低龄若虫发生盛期用药防治,亩可用25%扑虱灵1000倍液或20%吡虫啉3000-4000倍液均匀喷洒。由于扑虱灵只防若虫,建议与毒死蜱混用效果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