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区水产养殖病虫害测报2018第5期

一、5月份病害发生情况

5月份我区月平均气温27-28℃,水温30-33,水产养殖病害进入流行发病高峰期,水产养殖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以寄生虫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为主。具体以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病、溃疡病较为常见。

二、6月份病害发生情况预测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6月份我区将有3次明显降水过程,大致出现在:上旬中期到中旬前期(6-13日)大雨到暴雨;中旬中期到中旬后期(15-18日)大雨到暴雨;下旬中期到下旬后期(26-29日)中到大雨。月平均气温:28-30℃,较常年偏高1℃左右;月最高气温:36-37℃。月雨量:320-350毫米,较常年偏多1-2成。

6月我区天气复杂多变,高温闷热,易出现暴雨、雷雨大风等天气,注意做好相关防御应对措施。水生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繁殖活跃,水产养殖品种发病将会进入第一个流行高发期。同时渔业生产进入繁忙季节,要加强做好养殖生产管理、种苗繁育和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暴雨过后, 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各种理化因子变化,重点预防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水质因子急剧变化而导致鱼类浮头、泛塘等不良反应现象发生。

1、草  鱼:易发生肠炎病、出血病、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病等,重点关注更合镇和荷城街道区域;

2、桂花鱼:易发生虹彩病毒病、烂鳃病、出血病、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重点关注荷城街道和杨和镇区域;

3、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车轮虫、斜管虫等,重点关注更合镇和明城镇区域;

4、黄颡鱼:易发生爆头病、溃疡病、斜管虫、车轮虫病等,重点关注明城荷城街道区域;

5、鲮  鱼:易发生出血病、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重点关注更合镇和明城镇区域。

6、笋壳鱼:易发生溃疡病、烂鳃病、斜管虫、车轮虫等,关注荷城街道及杨和镇区域。

三、防治措施

1、做好清塘消毒和晒塘工作。改善池塘条件是预防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清塘消毒主要采用生石灰、漂白粉、茶饼等,并经太阳曝晒,要切实做到清塘消毒彻底;在苗种转塘、投放时,规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引起病原菌感染或应激反应,要严格掌握苗种的投放密度。随着水温升高,鱼类摄食活动增加,要保证投喂饲料的质量,减少残饵。

2、进入水产苗种繁育期,强化苗种产地检疫,防止引进携带病原的苗种,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发生。做好苗种消毒,防止苗种带入病原微生物,苗种投放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鱼体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做好池塘及周围环境清整消毒,清除池塘淤泥中存有的病原微生物,杀灭寄生虫。

3、放养的苗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来源一致,放苗前要先做好清塘消毒、培水和病害防控工作。鱼塘经“试水鱼”放养两天确定水质安全后,最好选择连续晴天的中午在池塘上风位处放养鱼苗。四大家鱼水花应在连续晴天的上午,水体轮虫大量滋生的时候落塘放养,并且保持水体一定的肥度。为防止携带寄生虫和刮伤感染病菌,鱼苗落塘前可使用3%浓度的盐水浸洗5分钟,水温差不要超过2℃,保持水体溶氧充足。

4、不得使用违禁药物。在水产繁育、养殖及运输过程中,不得使用禁用药物,如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痢特灵、呋喃西林、呋喃它酮、呋喃苯烯酸钠等)、氯霉素、汞制剂、甲基睾丸酮等禁用药物及添加剂。

5、进入雨季,雷雨、闷热天气现象频繁,鱼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做到勤巡塘,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发现缺氧应及时加注新水、并采取增氧等措施,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6、对于受浸的池塘,可待天气稳定转晴后,使用二氧化氯等进行水体常规消毒杀菌,防止暴发鱼病;若出现死鱼应及时捞起死鱼进行无害化填埋处理;对于水质或者土质呈弱酸性的鱼塘,暴雨后应少量多次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直至呈弱碱性,一般每次每亩·米水体使用10斤生石灰;水质清瘦的鱼塘应在晴天上午每亩水面使用2-4斤磷肥或50斤已发酵消毒的有机肥作雨后追肥,促进水体绿藻的生长。

7、夏季高温鱼塘管理技术要点:一是适当加深鱼塘水深,有利于鱼类转入中下层水避暑;二是合理投喂,投喂时间避开水温较高的时段,建议上午8:00-10:00、下午17:00-18:00时较为合适,投喂量以上午为主,下午为辅,坚持八成饱原则,以避免过饱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和肠道性疾病发生;三是合理开启增氧机,晴天中午12:00-14:00时间段加开增氧机,搅水混合鱼塘上下层水,均衡水温、增加溶氧;四是减少药物的使用,一般药物的毒性随水温升高而增大,易出现鱼类中毒现象。高温季节应以调节鱼塘水质为主,适当施用微生物调水剂,控制水体生态平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