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佛山市高明区卫生健康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6085573234729/2023-00068 分类:
发布机构: 佛山市高明区卫生健康局 成文日期: 2023-01-29
名称: 佛山市高明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1-2030年)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6-1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佛山市高明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1-2030年)

发布日期:2023-06-15  浏览次数:-

  目  录

  一、规划背景

  (一)社会经济现状

  (二)主要健康指标

  (三)卫生资源现状

  (四)卫生服务状况

  (五)医疗资源配置主要问题

  (六)医疗资源配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要求

  (三)基本原则

  (四)规划期限及服务人口

  (五)规划依据

  三、机构设置

  (一)功能定位

  (二)床位配置

  (三)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

  (四)大型医用设备

  (五)重点项目

  四、重点任务

  (一)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二)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医疗服务

  (三)提升基层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四)形成供需平衡医养结合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投入机制

  (三)明确部门职责

  (四)加强监督评价

  为提高高明区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全体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使区域内医疗卫生水平紧跟经济发展步伐,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广东2030”规划纲要》以及《“健康佛山2030”规划纲要》等为依据,结合高明区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现状,综合考虑未来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区域内的卫生资源配置进行测算,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十三五”以来,高明区在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建设卫生强区、打造健康高明”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积极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社会经济现状

  高明区地处广东省中部、珠三角西翼,是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高明区总占地面积为938平方公里,下辖1街3镇,包括荷城街道、杨和镇、明城镇及更合镇。高明区地理位置优越,西部更合镇有原始森林,东部荷城街道濒临西江,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880.50亿,同比增长0.9%;人均GDP为18.81万元,同比增长0.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万元,比上年增长4.1%;2020年底,全区常住人口约46.91万人。

    (二)主要健康指标

  2020年,高明区人均期望寿命为81.38岁,未达到“健康佛山2030”要求(81.50岁),常住人口婴儿死亡率1.8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89‰;全区无孕产妇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5.36‰;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07.07/10万。

    (三)卫生资源现状

    1.卫生机构

  2020年,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57间。其中:医院11间(综合医院8间、中医院1间、专科医院2间),卫生院3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间,社区卫生服务站28间,门诊部19间,诊所40间,卫生所1间,医务室17间,村卫生室23间,血站1间,专科疾病防治所1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间,卫生监督所1间。

  2.医院床位

  2020年,全区共有医院床位1886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院床位4.19张,与佛山市平均水平(4.57)存在差距。

  3.卫生人力

  2020年,全区共有卫生工作人员365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064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202人,注册护士1284人,医护比1:1.07。药剂师(士)240人,检验师(士)105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82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6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86人。每万人口全科医师4.02人。全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3人,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1.40人。 

    4.大型医用设备

  2020年末,全区无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备乙类大型医用设备3台,分别为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和X线-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

  5.卫生经费

  2020年,全区卫生事业总投入5.33亿元,比2015年增加2.55亿元,卫生总投入占民生支出总投入的15.72%。

  (四)卫生服务状况

    1.医疗服务

  2020年全区总诊疗人次数334.32万人次,全年住院4.11万人次,平均住院日9.3天,门诊285.7万人次,急诊39.74万人次。

  2.基层医疗服务

  2020年基层卫生机构诊疗人次115.65万人次,占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34.59%,门诊103.48万人次,急诊10.57万人次。

  3.疾病预防控制服务

  2020年,全区健康档案建档率为91.76%,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常住人口儿童建卡率为100%,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病例,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13.75/10万。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63.29%和61.0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22.8%。

  4.妇幼卫生保健服务

  2020年,全区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95.02%、住院分娩率99.84%、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92.0%、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8.16%、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100%、婚前医学检查率74.34%。

    5.卫生监督服务

  2020年,全区卫生监督4152间次,其中,公共场所卫生监督2715间次;医疗卫生499间次,传染病防治监督725间次,血站3间次;放射卫生监督52间次;消毒产品生产企业21间次;集中供水单位监督11间次;学校监督126间次。

   (五)医疗资源配置主要问题

  1.医疗资源总量与布局

  全区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率低,难以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2020年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4.19张、2.67人、2.86人,数量与佛山市2020年基线水平相比之下存在一定差距。其次,高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全区目前仅有一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和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缺乏高水平、高层次的医疗机构。中心城区基层医疗机构功能缺失,众多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服务无法很好开展。再者,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全区主要医疗资源都集中在中心城区,即高明东部地区,而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各镇除了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以外只有1间民营医院,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医疗卫生需要。目前全区共有床位1886张,约80%都集中在中心城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下载.png


  一:高明区公立医院布局图

  2.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2020年,高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血站等公共卫生机构人员不足,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8.69人,与2030年佛山市目标每万常住人口专业公共卫生人员数10人的水平存在差距。高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大楼靠近居民区且楼体老旧、空间逼仄,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卫生监督所和血站无独立办公场地,工作开展受限。

  3.卫生财政投入

  2020年,高明区卫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10.64%,近年来,财政对卫生投入逐年增加,但总体上仍不能满足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六)医疗资源配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优越的时代背景

  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过渡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工作,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佛山地处珠三角地区,发达的区域经济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催生了丰富的医疗卫生需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广东2030”规划纲要》及《“健康佛山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都对佛山的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强大的内生动力

  人民对美好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方向,把人民健康放到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新时代共识。

  随着现代化新兴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先进科技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提供更科学、高效的服务,迎合了时代的需要。

  3.面临的主要挑战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如何做好医疗卫生健康工作、如何加强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是重点任务和重大的挑战。除了突发重大疫情对医疗卫生系统造成的冲击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需引起重视,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如何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在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各环节把工作落到实处是另一大挑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将党和政府的规划认真实施,落到实处,改善高明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在总量充足的基础上注重布局合理。

  二、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参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健康佛山2030”规划》的要求,加快 “健康高明”建设,推动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为抓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化高明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和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加快完善健康教育政策体系。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进地方卫生健康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基于高明区现有的资源总量、结构及整体布局,创新契合群众需求的医疗服务提供方式,统筹规划和高效配置全区资源,逐步建立起一个总量丰富、结构完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总体要求

  通过对高明区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和布局完善,最终构建一个方便可及、总量丰富、结构完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30年,高明全区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达到佛山市先进行列。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之外,还能充分利用粤港澳的优质医疗资源,使区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上一个台阶,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专业人才结构更加合理。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 主体多元

  明确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定位与责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提高对卫生事业整体投入的前提下,加大对重点弱势医疗卫生机构的扶持力度,补齐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的短板。政府在全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要起到牵头和引领的作用,引导优势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有序性和可及性,同时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充分重视和利用社会力量,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创造社会办医的发展空间,推动不同属性医疗机构的有序协调发展,避免恶性竞争,鼓励错位发展,有效提高区域内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2.稳中求进 强化基层

  在现有基础上稳步发展,加大对高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加强对基层相应科室机构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配置,改善基层设备落后、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偏低的现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待遇,构建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学习、晋升、培训、发展的平台,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强化基层抓手作用。优化镇街一级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医生、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3.需求导向 配置公平

  以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为导向,考虑高明区整体的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在医疗机构规模及质量配置相对薄弱的西部地区,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将部分职责转移给社会办医,减轻财政压力,扩大医疗服务覆盖面,同时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依据实际情况,增加配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满足群众需求,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哨点作用。

  4.中西并重 系统整合

  遵循国家卫生工作的总方针,强调中西医并重,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上的作用及中医药在康复治疗、慢性病诊疗中的优势,促进区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同时,重视医疗事业与其它产业的结合,促进医养结合、健康旅游、康复治疗等健康产业的发展。

  5.预防为主 发展创新

  坚持预防为主的发展理念,改革发展方式,提高区域应急防控能力,全面筑牢疾病防控体系。积极推进高明区公共卫生大楼规划建设,配备较高水平的实验室、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仓、急救培训基地等,强化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互认共享,保障区域医疗卫生系统网络和信息安全。

  (四)规划期限及服务人口

  本次规划期限至2030年,与《“健康中国2030年”》《“健康佛山2030”规划》衔接一致,根据《佛山市高明区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0年)》的数据,高明区到2025年,服务人口按54万;到2030年服务人口按77万进行测算,适度超前,弹性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五)规划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佛山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关于加强全民健康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卫办规划发〔2020〕14号)

  《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63号)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国卫规划发〔2018〕12号)

  《甲型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细则》(国卫规划发〔2018〕14号)

  《关于发布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调整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广东省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粤府办〔2019〕6号)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与监督管理办法》(粤卫规〔2019〕8号)

  《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6-2020年)》

  《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0-2020年)》

  《广东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健康广东2030”规划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健康佛山2030”规划纲要》

  《佛山市区域卫生“十四五”规划》

  《佛山市医疗机构设置“十四五”规划》

    三、机构设置

  (一)功能定位

  1.公立医院

  (1)三级综合医院

  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是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全区现有一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在“十四五”期间,应加快推动区人民医院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加强特色重点专科建设,着力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继续坚持完善医联体建设,提高医院整体水平,积极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争取入围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医院,带动全区医疗服务水平。采取原地扩建(家属楼搬迁、新建综合大楼)模式,解决医院用地不足以及分设3个院区导致管理涣散的问题。新建综合大楼高标准打造区域高端体检中心及五大医疗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及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继续切实履行公共卫生职责,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本辖区妇幼卫生工作的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和开展本辖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卫生服务进行检查、考核与评价,落实做好妇女保健的任务和开展妇幼卫生、生殖健康的应用性科学研究并组织推广适宜技术。

  (2)中医医院

  中医医院是指具有中医传统专科特色的临床科室,能运用中医中药防治疾病,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医疗机构。是以医疗为中心,结合中医药的教学与研究,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地。

  全区现有一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在“十四五”期间,通过二甲中医院复审的基础上,积极创建三级中医院。加大对区中医院的财政投入,在中部地区按三级医院标准异地重建高明区中医院新院,满足荷杨一体化的医疗布局需求。持续深化区中医院与市中医院的医联体协作,通过开展业务指导、临床带教、专家会诊,重点加强脊柱专科、关节专科、脊柱修复专科、糖尿病内分泌科等专科的建设,并推动中医内科申报为市级重点专科;积极引进市中医院的品牌中药制剂,开展中药饮片、膏方代煎,代配、代送项目;不断发掘传统中医药内服、外治品种,如中药茶包,中药汤料、中药香囊、中药泡脚等,切实提高中医药临床使用率。

  (3)专科医院

  专科医院指的是只做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医学分科,专门从事某一病种诊疗的医院。

  全区现有一家精神疾病防治的专科一级医疗机构。在“十四五”期间要积极开展二级专科医院及重点专科建设,为健全我区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构建以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为主体,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为骨干的严重精神障碍服务管理体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居民关注心理健康,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发生,计划依托区新市医院的专科优势在荷城街道开设心理门诊、扩大服务范围,为我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可及性强的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疾病治疗等心理卫生服务,提高群众信任度和满意度。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开设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心理卫生服务。

  2.社会办医

  社会办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错位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引导优质卫生资源扩容,促进区域布局协同发展。社会办医是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3.基层医疗机构

  基层医疗机构是指一级医院及以下等级的医疗机构,包括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门诊部与医务室。主要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护理、康复,基本公共卫生等服务。优化基层医疗机构布局,根据区域服务面积、服务人口等情况,合理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分中心,2万以下的常住人口或步行15分钟距离,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在10万人以下,服务面积超过50平方千米的镇街,增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分中心。

  将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整合,共同组建一家综合性社区医院,根据服务需求,按片区设置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包括新设西江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防、治、康、管”四位一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机构,补齐公共卫生防强治弱的短板。社区医院主要业务是做好中心城区、西江新城及河江片区的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诊治服务,与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实行错位发展,进一步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资源配备与信息化建设。完善业务用房、设备、人员等资源配备,加强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提档升级。按每万人口不少于3名全科医生、不少于2名公共卫生医师的标准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应达到50%的标准,高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占比不低于30%。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搭建上下级医疗机构信息对接平台,注重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综合管理。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发展康复、口腔、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心理等科室,提高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服务水平,鼓励结合群众需求建设特色科室,有条件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设立心理咨询门诊、慢病与职业病防治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有条件的镇卫生院在现有的基础上,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往社区医院发展。结合传染病防控工作,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开展医务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提高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早发现传染病的能力。加强服务团队和医联体建设,实质性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能力。完善网格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全覆盖。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完善辖区内居民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功能。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配备一定比例中医类医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和医疗康复能力,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中医特色服务。

  4.其他机构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从事疾病监测,重大疾病、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免疫规划,职业病监测管理,专项抽检、产品检验、卫生学评价,健康教育,医疗器械消毒效果质量监测,传染病防控与公共卫生事件消毒工作以及虫媒生物监测和预报等工作。

  “十四五”期间,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实施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在设备、物资以及人员队伍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加强流调队伍建设,提升流调人员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基层机构网底,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大楼以及公共卫生医院的选址和建设工作,着力解决业务用房问题。

  (2)卫生监督所

  卫生监督所受区卫生健康局委托承接权责范围内卫生监督业务,主要包括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以及卫生行政处罚。负责对危害公共卫生的中毒事故、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对权责范围内公共卫生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工作。

  “十四五”期间,增加相应编制人员,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全区卫生监督工作能力。要健全职业健康卫生监督体系,增设职业卫生执法股室,进一步强化职业健康卫生监督执法。

  (3)血站

  血站主要承担向辖区内医疗机构提供临床用血和保障安全用血的任务,开展输血质量检查和临床输血培训工作等。

  “十四五”期间,加大血站软硬件建设投入,促进高明区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增加血站工作人员数量,以满足采供血业务的开展需求,提高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增强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完善和合理设置辖区内献血网点,提高市民献血便利性。

  (4)计划生育服务站

  高明区计生服务站属于公益二类卫生事业单位,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生殖保健服务。是以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服务、生育指导与避孕咨询、生育健康为主的计划生育服务站门诊部,重点服务育龄群众。

  “十四五”期间,采取轮训、进修等方式,分级对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人员进行专项技能、服务常规、知识更新的强化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执业能力、优质服务能力、宣传咨询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围绕妇女健康需求,坚持引进新项目、新技术,发展为一所以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不孕不育治疗为主的专科医院。进一步优化整合区人民医院和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职能,实现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高明区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

  (5)慢性病防治站

  高明区慢性病防治站是自收自支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集医疗、预防、疾病管理于一体的综合门诊部。慢病站的重点专科是皮肤科,主要负责区内结核病、皮肤性病、职业病等慢性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监督、技术培训等职能工作。

  “十四五”期间,其定位向基本公共卫生医院的方向靠拢,在统筹管理技术指导全区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持续推进重点专科建设,也可作为传染病应急收治备用医院。

  (二)床位配置

  1.主要依据

  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增量,床位配置按照2025年、2030年高明区人口预测数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配置标准参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广东2030”规划纲要》《“健康佛山2030”规划纲要》以及《佛山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床位配置

  到2025年,全区每千人口床位数不低于4.0张,总数不低于2160张;到2030年,全区每千人口床位数不低于4.2张,总数不低于3234张。

  到2025年,全区每十万人口精神科床位数不低于35张,总数不低于189张;到2030年,全区每十万人口精神科床位数不低于35张,总数不低于270张。

  到2025年,全区每万人口中医床位数不低于7张,总数不低于378张;到2030年,全区每万人口中医床位数不低于7张,总数不低于539张。

  表一:床位配置目标

  名称

  2025年

  2030年

  总量

  /千常住人口

  总量

  /千常住人口

  医院床位数(张)

  2160

  4.0

  3234

  4.2

  精神科床位数(张)

  189

  0.35

  270

  0.35

  中医床位数(张)

  378

  0.7

  539

  0.7

  (三)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

  到2025年,全区每千人口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数不低于3.2人,总数不低于1728人;到2030年,全区每千人口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数不低于3.2人,总数不低于2464人。

  到2025年,全区每十万人口精神科医师数不低于4.5人,总数不低于25人;到2030年,全区每十万人口精神科医师数不低于4.5人,总数不低于35人。

  到2025年,全区每万人口中医医师数不低于5人,总数不低于270人;到2030年,全区每万人口中医医师数不低于5人,总数不低于385人。

  到2025年,全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不低于3.3人,总数不低于1782人;到2030年,全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不低于3.5人,总数不低于2695人。

  到2025年,全区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不低于4人,总数不低于216人;到2030年,全区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不低于5.6人,总数不低于432人。

  到2025年,全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不低于10人,总数不低于540人;到2030年,全区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不低于10人,总数不低于770人。

  表二:人力资源目标

  名称

  2025年

  2030年

  总量

  /千常住人口

  总量

  /千常住人口

  执业(助理)医师(人)

  1728

  3.2

  2464

  3.2

  注册护士(人)

  1782

  3.3

  2695

  3.5

  全科医生数(人)

  216

  0.40

  432

  0.56

  专业公共卫生人员(人)

  540

  1

  770

  1

  中医医师(人)

  270

  0.5

  385

  0.5

  精神科医师(人)

  25

  0.045

  35

  0.045

  (四)大型医用设备

  以《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国卫规划发〔2018〕12号)为指导;严格遵循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促进大型医用设备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原则;严格控制总量、合理调整布局、严格准入标准、提高利用效率。

  (五)重点项目

  1.三级综合医院建设项目

  以前沿技术、高级人才、高端服务、健康产业为建设重点,提升全区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继续进行高明区人民医院的“登峰计划”,力争将高明区人民医院打造成三级甲等医院,投入资金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建设新体检中心、洗消中心。推动区人民医院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谋划新院区建设加快创建三甲医院。

  2.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

  按照“强基层、补短板、保质量、谋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布局,整合现有资源,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完善医疗设备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整体服务能力水平,改善基层办医条件。

  (1)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中心卫生院新设医养结合住院部、打造二级实验室及购买设备;西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门诊大楼进行加固修缮、新设康复病房及购买设备;富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购买设备及修缮改造。

  在荷城街道西江新城新建一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中心城区及西江新城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卫服务,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综合医院的双向转诊、分工协作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度和获得感。

  (2)更合镇

  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规划建设为重要契机,继续坚持社区医院的发展方向,为“临空经济体”的建设提供配套的医疗保障。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启动对更合镇中心卫生院的升级改造为高明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综合大楼、业务大楼,完善医疗设备配置,提升其整体的医疗服务能力。

  (3)杨和镇、明城镇

  推动杨和镇卫生院按二级医院标准异地重建,与区中医院建立紧密型组团式模式,开设住院病房,打造中医特色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推进明城镇社区卫生中心诊室改造建设工作,更新设施设备。

  (4)推动51个村级卫生站100%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完善硬件设施,提供让群众满意的健康服务。

  3.公共卫生机构建设项目

  (1)公共卫生医院

  配合做好西江新城片区佛山市公共卫生医院建设,按三甲标准进行建设。应急医院在非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各司其职,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可迅速转化为收治医院。在规划、设计、建设阶段,提前科学布局,便利于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的功能转化,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少发生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时候的改建、增建工作量,提升城市整体抗疫能力。

  (2)公共卫生大楼

  为进一步优化监测预警、精准防控等能力,完善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将建立高明区公共卫生大楼(占地面积不少于20亩,2025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建公共卫生大楼将整合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管理、血站等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实现一体化管理,大力提升我区公共卫生服务科学化、智能化、精准化,促进全区公共卫生服务提优提质。

  4.社会办医建设项目

  (1)民众医院医养结合项目

  扩大医院规模,目前建设用地紧张,“十四五”期间在原址上增盖业务用房,计划新增床位69张。医院往中低端医养结合方向发展,主要包括医养康复、安宁养护。

  (2)杨梅医院医养结合中心

  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医院现有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目前有基础设施及建筑用地,交通便利。

  (3)华立医院区域急救诊科

  建设高明区中西部区域急救分中心,建设护理院及康复医院,开展急诊科、医养结合科、创伤科和慢病科。

  四、重点任务

  (一)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实现从“以治病为主”向“以预防为主”转变。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强化慢性病管理。“十四五”期间,完成高明区公共卫生大楼和公共卫生医院的选址及前期建设工作,提升应急预警、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慢性病管理站各机构服务能力,建立分工明确、协调联动顺畅的工作机制,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和改进网络传染病报告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政报告系统,建立医务人员报告系统、科研发现报告的多元化信息收集渠道,建立智慧化的预警多发触发机制。

  (二)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医疗服务

  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完善公立医院现代化管理制度建设,深化绩效管理,开展学科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学科辐射带动计划、新技术应用及推广计划,实现学科技术进步、人才优化及管理创新,鼓励区人民医院建立医院层面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力开展临床研究,将高明区人民医院打造成区域内的高水平医院。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作为牵头机构,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探索建立医疗集团管理架构,整合建立区域病理诊断中心、检验检查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针对我区居民主要住院疾病和外出转诊主要病种,引进在相关专业领域具备国内领先优势的医疗机构。一是配合做好佛山市公共卫生医院的建设,促进引进医学教育资源,在医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教学、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有所改善;二是推动中医康养医院建设,依托佛山市中医院技术优势,发挥中医特色专科优势,在治疗慢性病和康复治疗、术后康复、中医保健、健康调理方面达到新水平;利用好市中医院中药制剂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中药制剂市场,打出品牌效应,提升影响力。

  (三)提升基层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全面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完善高明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十四五”期间,根据各镇街人口数、已有机构的服务可及性等因素,新建或扩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高明区实际情况和需求,统筹考虑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服务站配置,大型社区配套临街不少于250平方的社区卫生服务用房。完善高明区基层卫生机构网络,基本实现十五分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圈。结合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针对性地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特色专科建设,以满足群众需求,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诊疗、康复、护理、公共卫生等服务功能。设置健康管理科,在村一级组建健康管理队伍,建立家庭巡诊制度,切实提升基层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四)形成供需平衡医养结合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符合全区特色的老年人健康服务事业,打造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高质量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推进“健康高明”建设,建立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和服务水平,鼓励机构开展老年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发挥公立医院在学科建设、规范制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办医的辅助作用,完善高明区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政府领导,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政府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健康高明建设的高度,将卫生健康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发挥群众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规划落地。完善各方面政策,建立健全卫生健康横向治理机制,加强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协作。加强卫生健康纵向治理机制,建立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二)强化投入机制

  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建立适合高明实际的、可持续的医疗卫生投入长效保障机制。完善与公立医院发展相适应的政府投入办法,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基本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全面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加大健康帮扶投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农村困难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和对口帮扶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资金使用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优化整合医疗卫生项目,从源头上避免财政资金的重复投入和低效使用,加强对重大医疗卫生项目投入政策的绩效评估,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项目资金分配挂钩。

  (三)明确部门职责

  进一步明确全区各医药卫生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协作配合,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区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分级诊疗、公立医院改革、医疗保障、药物供应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定医疗卫生工作规划和规范标准,实施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技术的准入和管理等工作。负责组织协调本规划的网络宣传工作,协调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区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基本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安排投入资金,加强资金管理与监督。

  (四)加强监督评价

  建立规划监测评估机制,常态化精准监督,适时对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开展督查和评估,推进规划项目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强化指导、考核、督查,推进重点项目的落地,建立完善规划中期和终期评估制度,对监测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加强督导、纠偏,适时调整规划实施工作。及时总结推广规划实施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正面引导,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三:重点规划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及内容

  性质

  项目单位

 高明区人民医院

  全力推进高明区人民医院高水平“登峰计划”,持续推进高明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工作,将其建设成为佛山市西部高水平医院。采取原地扩建(家属楼搬迁、新建综合大楼)模式。

改扩建

高明区卫生健康局

  高明区中医院

  高明区中医院建设成为区域特色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和技术指导中心。在中部地区按三级医院标准异地规划重建高明区中医院,新建区中医院业务用房不少于6万平方米,设置不少于500个床位,满足荷杨一体化的医疗布局需求。

改扩建

高明区卫生健康局

更合镇中心卫生院

  更合镇中心卫生院以二级综合医院标准进行升级改造,新建综合大楼、业务大楼,完善医疗设备配置,建设成为高明区第二人民医院。为“临空经济体”的建设提供配套的医疗保障,为西部地区群众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提供基础。

改扩建

高明区卫生健康局

高明区公共卫生大楼

  新建高明区公卫大楼,占地面积不少于20亩,整合疾病预防控制、检验检测实验、卫生监督管理、血站等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一体化管理,促进全区公共卫生服务提优提质。

新建

高明区卫生健康局

 综合性社区医院

  将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整合,共同组建一家综合性社区医院,根据服务需求,按片区设置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包括新设西江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防、治、康、管”四位一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机构,补齐公共卫生防强治弱的短板。

新建

高明区卫生健康局

佛山市公共卫生医院

  配合做好西江新城片区佛山市公共卫生医院建设,按三甲标准进行建设。应急医院在非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各司其职,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可迅速转化为收治医院。

协助

新建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